看完 クライマーズ・ハイ(climber’s high)。 ● 算是成功的改編電影, 故事略有調整, 但重要、關鍵的場景都重現了, 節奏也很好。 ● 電影篇幅畢竟有限(雖然已經 2.5hr), 有些緣由 還是要先看過原著 比較能進入狀況, 部分背景事件、心結很難用三言兩語、幾個畫面解釋清楚, 呈現出來就容易感覺像意氣、蠻橫的爭執… ● climber’s high 是種危險, 故事主軸是個挫敗, 這個版本譯為「超越巔峰」實在是很囧, 還不如原著中文版用比較中性的「登山者」, 如果有機會正式引進希望片名能多斟酌。 ● 演員各個精彩, 其中, 堺雅人雖然是配角, 我覺得他的表演比在篤姬中更耀眼。 ● 關於這個故事, 推一篇很棒的(讀書)心得:新聞工作者必看的登山心理地圖:登山者

看完 登山者。 ● 原名「クライマーズ・ハイ」, climber’s high, 指登山者的忘我境界 — 當亢奮狀態達到極限, 恐懼與所有的情感都會麻痺掉… 可能影響判斷, 造成危險。 ● 因為先看過「不沉的太陽」, 「登山者」進行起來很快、也容易進入狀況, 但閱讀順序倒過來, 才能取得「心情變壞」的最大值 😛 ● 這本書被歸類為推理小說實在不太對勁。 ● 閱讀時常會想到:「在台灣, 哪個事件就像『大久保・連赤』一樣, 曾成為那個世代記者的勳章呢 ? 即使只是去現場吃過泡麵 ?」, 原本我以為會是 921、空難或美麗島之類的答案, 沒想到經常滲透進某編輯部的內線說:「他們聚在一起都在罵人, 沒有憶往事」=_= ● 關於新聞記者, 書裡有兩個想 quote 的情節與句子:  ○ 因為不能百分之百確定, 而放棄刊登一條可能傳遍世界的獨家新聞 ← 此時此地看來, 感覺真像是異次元…  ○ 「口口聲聲說人命等價, 但媒體卻加以區別、分級, 決定人命的輕重, 並將這種價值觀硬塞給世人。」 ● 戲劇改編作品 電視 和 電影 都有, 雖然劇情難免被簡化、修改, 但衝著演員陣容, … Continue reading diary @ 2009-03-05